三、古塔
塔,是佛教建筑形式,又称浮屠、浮图。最初为供奉佛骨,后来也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经和保存僧人遗体。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苏州成为文明富庶之地,佛教也在苏州发展起来。据粗略统计,苏州历史上曾有100多座塔,现全市仍完好保存古塔20多座。
1、报恩寺塔
报恩寺塔俗称北寺塔,位于苏州人民路北端。因其高耸入云,巍峨壮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塔"。始建于南朝梁代(502~556),北宋时曾遭到破坏,元丰年间重修时,由原来的十一层改为九层,当时,苏东坡也曾舍铜龟藏舍利。南宋建炎初,塔被金兵破坏,绍兴年间再度重修。1958年起,政府对塔进行多次维修,1965年又全面加固。1978年,经过多次修整的报恩寺塔正式对外开放。砖木结构的宝塔,高76米,塔刹高15米,底层占地1.2亩。
2、虎丘塔
虎丘塔矗立在虎丘山上,是一座七层八面、仿木构楼阁式的砖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高47.7米,底层对边东西为13.64米,南北13.81米。塔体重量约为6000吨。是一座斜塔,据测,塔向东北方向倾斜2.34米。经勘察得知,它的底层是直接建在岩石层上的。虎丘山的走势为西南-东北方向,虎丘塔正是一半建在岩石层上,一半则建在填起的土层上,据推测,建造之初即已出现倾斜的趋势,故明代崇祯年修的时候,工程人员有意将第七层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以此矫正塔的倾斜度。千年虎丘塔斜而不倒,应该说是这种方法的功劳。
3、瑞光塔
瑞光塔位于苏州城西南,现在盘门景区内。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相传塔顶常呈五彩祥光,故名瑞光塔。瑞光塔是宋代早期南方砖木结构楼阁式塔的代表作。高53.57米,塔刹高9.14米。出檐飘逸平缓,微风过处,48只风铃叮当作响。1978年4月,在塔的第三层"天宫"内,发现了一批近千年的佛教文物,这批文物包括真珠舍利宝幢及其内外木函,佛教经卷经咒共120余卷(帧)及经匣、经帙、经袱、佛像等。这批文物质量多,且保存完好,是极宝贵的文物资料。
4、双塔
双塔位于凤凰街定慧寺巷,为宋代太平兴国七年(982)由王文罕兄弟重修罗汉院殿宇时所捐建,两座塔的建筑形式完全相同,形制结构为楼阁式,八面七级。东面的名舍利塔,西面的名功德塔,民间又称其为兄弟塔、姑嫂塔。双塔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两塔的底层直径均为
5.36米,但东塔高23.85米,西塔高24.24米,相差0.39米,两者间距约14米。因为双塔形制独特,故苏州民间说双塔是两枝笔,塔前原来的平房是笔架,东面的文星阁(现苏州大学内方塔)是一锭墨,所以就有了"双塔为笔,钟楼为墨"的传说。
5、寒山寺塔
寒山寺在史书记载中是有塔的,但后来多次被毁。1991年,苏州市各专业部门和佛教界人士决定在寒山寺建造一座仿唐楼阁式佛塔。经过两年半的建设,1995年,寒山寺塔终于落成。该塔呈正方形,五层,全塔由台基、塔身、塔刹三大部分组成,高42.02米,台座对边20米,塔底层对边7.4米,最高层对边4.59米,各层逐渐收进,有唐代佛教建筑的独特韵律。台座采用苏州金山石,四周刻有唐式花纹图案。塔刹高9.6米,全铜浇铸,重约12吨,外贴金箔;华盖部分浇注着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还配有108个风铎随风叮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