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桥
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河港密布,河网交织。在这些河道上,一座座桥勾连起了街衢巷陌,为百姓的生活和发展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桥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材料来分,有木桥,石桥;从结构来分,有平桥,梁桥。从尺度来分,大到53孔的宝带桥,小有仅1米余的网师园引静桥。
1、寿星桥
寿星桥位于望星桥北的平江河上。该桥建于宋淳熙五年(1178),后历代均有修建。现存的寿星桥,宽1.8米,长18.4米,为单孔拱桥。1965年市文管部门将它处拆下的古桥构件移到此处,使古桥仍保持了古代风貌。
2、吴门桥
吴门桥位于盘门外,横跨在古运河上。桥长66.3米,顶宽4.8米,跨度达16米,拱顶离正常水面9米,是苏州最高的单孔石拱桥。北宋元丰七年(1084),此处建造了一座木构和石构小桥组成的新桥。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改建成三孔石级拱桥。因为盘门是当时苏州的南门,此桥为"步入吴门第一桥",故取名"吴门"。现存的吴门桥为"同治中兴"(1872)时期建造。
3、宝带桥
宝带桥位于苏州城东大运河与澹台湖连合处。始建于唐代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是驰名中外的多孔拱桥,是古代的纤道。相传负责造桥的刺史王仲舒曾捐自己的宝带,故桥名宝带桥。同治二年(1863),英帝国主义分子戈登进攻守桥的太平军,拆去桥的最高孔,致使宝带桥连续倒了26孔。抗战时,南端的6孔又被日寇飞机炸毁6孔,至40年代末,宝带桥已是千疮百孔。50年代,政府对桥进行了全面维修,就是这一历史变故的见证。宝带桥全长317米,53孔。桥两端原来各有一对石狮子,现北端仅存一只。桥北现存四柱石碑亭和五级八面青石塔各一座。宝带桥不仅桥长、孔多而闻名中外,其工程技术也有独到的造诣,故被列为中国古代名桥之一。
4、行春桥
行春桥位于石湖上方山路、越城桥西,横跨石湖北渚。长54米,宽5.2米,是一座九孔石拱桥。行春桥最初建于宋淳熙十六年(1189)。明代成化、崇祯年间(1415~1628)重修,并增设了石栏杆,供过往行人休息。苏州民俗,每年农历八月十十八,石湖有"串月"盛会。届
时,一轮明月升起,人们在九个桥洞可看到九个月亮连成一串的奇景。这个民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行春桥也因此名闻遐迩。
5、垂虹桥
垂虹桥在吴江县城东门外,因桥形"环如半月,长若垂虹"而名,当地百姓称长桥。初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当时为木桥。元代泰定二年(1325)改建为联拱石桥,长约500米,共72孔,横卧在水乡湖泊上,三起三伏,十分壮美。桥中原建四方垂虹亭,两堍又有两亭,并镇以石狮。后年久失修,亭、狮、桥栏等都不见踪影,桥孔也逐渐陷于陆地,至上世纪60年代,仅存44孔。1967年5月,垂虹桥大部分坍塌,现仅存东西两端十数孔桥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