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恢复重建中的苏州观音寺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西南角的绮里坞,古称花山寺、观音院、观音寺,是中华最古老的观音道场。观音寺历经近1600年的历史长河,她的兴衰起落构成了一幅灿烂壮丽的历史长卷。 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观音院主僧维照,用紫旃檀八百两造观音菩萨像,饰以黄金丹砂、珍珠琉璃,端严瑞相,工妙天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 又建圆通殿,前后共历时二十年,费钱三百万,高僧怀深和尚作《圆通殿记》纪录当时盛况。 明代花山寺气势仍不减当年。弘治年间的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鳌,辞官还乡后,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伙同友人来到花山寺,称赞花山寺为洞庭诸寺中最好的。他们游赏到太阳落山,仍流连忘返,并挥毫写下“洞庭诸寺之景,花山最胜。游者至暮而不能归也。”花山寺主僧良珙立石镌刻,现此碑仍留存在西山中心小学内。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于明嘉靖年间的一个早春,约了十余个朋友,来到花山寺游玩,仿佛进入世外桃源。文徵明与朋友一起,读古碑,游三泉(蒙泉、鉴泉、灵泉),不觉日暮,遂留宿寺中,并写下游记 “徵明同诸客游花山寺,汎平湖,沿支港而入,长松夹道,万杏明香,怳然如涉异境。寺虽劫废,胜概具存。”在西山“水月坞碑廊”里,至今尚保留着《文徵明游花山寺题记》的石碑。 清代顺治皇帝弃帝王不做,遁入空门,曾云游到西山观音院,留下足迹。康熙皇帝接位后,为寻觅父皇下落遍访名山大寺,南寻时曾微服私访西山三庵十八寺,来到苏州观音院,在寺院的墙上还依稀可见父皇的墨宝,为感恩特赐西山的和尚化缘时能用瓷碗而不用木碗。 自南北朝至清朝,花山寺代称江南名刹,宗风远播,高僧辈出。著名文人如唐代的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宋代的苏舜钦、范成大、孙觌,元朝的张雨,明代的王鏊、文徵明,清代的王维德、姚承绪、凌如焕等,都曾经在此流连忘返,击节讚叹,留下了263首唐诗、宋词、元曲、游记、题记等诗文。至清末,花山寺逐渐衰落,到民国期间已基本荒废。 |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