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怡园 怡园地处闹市人民路中部。清代光绪初,时任浙江宁绍台道的顾文彬在明代吴宽的宅园故址上重建园林,并延请画家任阜长等画家设计了这座花园,故园内景致极富画意。顾亲自为园题名"怡",意思是"可自怡……(又)怡亲"。怡园分为东西两部分,建造时,撷取了沧浪亭的复廊,参照了环秀山庄的假山,仿照了网师园的水池,模拟了拙政园的旱船香洲。形成了布局疏朗,建筑精练,博采众家,自成一格的集锦式的艺术风格。 十一、听枫园 听枫园在苏州市中心庆元坊,为清光绪年金石书画收藏、鉴赏家、时苏州知府吴云所建。此处原有有一棵高大的枫树,因此就取名叫听枫园。园东北面有一座土石乡相间的假山,山下有一个小巧的池塘,养数尾游鱼,极幽僻。听枫园还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的摇篮。吴昌硕年轻时曾任园主吴云儿子的家庭教师,他在教学之余,刻苦研习金石。吴云十分器重他,把珍藏的资料赠给了他。最后,吴昌硕吸取了历代各派艺术之长,终成一代大家。 十二、鹤园 鹤园位于苏州韩家巷, 建于1907年。 园内水池呈仙鹤形状,一脉水湾蜿蜒向西南延伸,就像仙鹤长长的头颈。当年园中还养了一羽仙鹤。鹤园布局简练,以水池为中心,山石、花木、建筑均散置池边。如仙鹤头颈般的水湾上,有一座木石构筑的小桥给人水源深远的感觉。民国著名学者金松岑曾写《鹤园记》,镌刻成书条石,现在还镶嵌在园内长廊壁上。 十三、曲园 曲园位于苏州马医科西侧,原为潘世恩的第宅。国学大师俞樾致仕后,流寓到苏州,在朋友的资助下,购地建屋,并造了一座小巧的花园,"以其形曲,名曰曲园",因是罢官归隐,故也含有《老子》"曲则全"的意思。曲园的平面布局按篆字"曲"而设计,建筑景观也带一"曲"字,径曲、池曲、堂曲……俞樾再园中潜心学问,33年共著书250卷,成为晚清一代国学大师。 十四、高义园 苏州古城西南的天平山,唐代就是有名的风景区。白居易曾写诗描绘了山泉。明万历年间,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在山下建造了天平山庄。乾隆追慕范仲淹的高风亮节,南巡时敕名高义园。高义园前临十景塘,后依山势逐渐抬高,既有苏州园林的秀雅,又有山庄的野趣,是一座典型的山地园。园内聚泉成池,巧用山石,疏植花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山庄园林风格。 十五、残粒园 残粒园取唐杜甫诗句"香稻啄残鹦鹉粒"而名。建于清光绪年,最初属一位盐商。 20年代末,上海著名画家吴待秋向往苏州古城的文化氛围和幽雅环境,在小巷深处寻觅到了残粒园。经整修,举家迁至苏州,在这座精心构筑的园林中研习画艺。现残粒园仍为吴氏后裔居住。面积虽小,但能巧妙利用空间,精心布置山水、建筑、花木,构筑精雅,极具画意,是一座袖珍式的园林精品。 十六、清织造府花园 清织造府花园时康熙、乾隆多次南巡留下的痕迹。现为苏州市第十中学的校园,至今仍保留着织造府的行宫花园。花园中最醒目的是高5米余的瑞云峰,这座采于北宋、原为宋徽宗准备的江南名峰,因宋亡而流落苏州民间。明代被移至留园。乾隆四十四年,苏州地方官府将它移到了行宫,专供皇帝品赏。现瑞云峰仍完好地伫立在那里,常有慕名者去造访。 十七、燕园 燕园在苏州的郊县常熟。最初是清代乾隆年间曾任台澎观察使兼学政的蒋元枢所建造,他的后人又进行了增建。叠山名家戈裕良用常熟虞山黄石,将山上的"剑门"景观微缩在园中,和远处的虞山遥相呼应。这座假山名叫"燕谷",也称为"燕谷引胜"。晚清著名文人张鸿曾居住在园里,自号"燕谷老人",他受《孽海花》作者曾朴临终之托,续写了《续孽海花》。书出版后,燕园的名声越发传播。 |
||
|
相关文章